到基层去,到边关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 ——两个英模单位官兵代表走进西藏军区毕业生长军官岗前任职集训队
近日,“高原模范戍边营”与“红九连”官兵代表来到西藏军区毕业生长军官岗前任职集训队,以“传薪火、担使命、砺精兵”为主题,与即将奔赴基层任职的新军官们展开交流。
近日,“高原模范戍边营”与“红九连”官兵代表来到西藏军区毕业生长军官岗前任职集训队,以“传薪火、担使命、砺精兵”为主题,与即将奔赴基层任职的新军官们展开交流。
又到一年入冬时,解放军西藏军区从9月底就开始了装备秋季换季保养工作,没想到无意中公布的这一幕,却让印度陆军破防了。
2025年8月1日建军节战友聚会,战友蔡其勇邀约去云南昭通避暑。兴高采烈的这个日子,8月2日,就出发去云南昭通大山包。去了大山包,海拔3200米,很凉爽,很温馨。由于自己高原反应,因海拔影响血压高达105-205度,输了两次氧气,昭阳区医院医生不得不叫我离开。
整理丨杨 静、陆程林再过几天,我就要脱下军装了。天很高,风很硬,阳光像刀子一样扎在脸上,空气中混着雪的味道和一丝干燥的泥土气。这个九月,比往年来得更安静,也更让我难以入睡。我知道,是时候道别了……
拉萨大桥建成于1965年,桥长928米,宽7.6米,是拉萨河上的第一座大桥。当地人尤其是藏族老人亲切地称它为“估如桑巴”。拉萨大桥彻底改变了当地人靠牛皮船渡河的历史,后来它也成为拉萨市标志性的建筑。
如果把那次会议当成一张车票,张国华拿到的不是回拉萨的车厢,而是临时换乘的“成都站”。张国华没太意外,真正意外的,是他走后西藏该由谁扛。高原那边风大、事儿多,哪能说换就换?更何况,当时的气候不是天气,是大气候。
我们同年兵是1991年12月入伍进藏的,比冯晓建老排长他们晚三、四个月进藏。记得同批进藏的还有马红升、顾立宏、宋忠亮等老排长。冯晓建老排长是我务川同乡文武、李武、黎细海、杨兴昌的新兵排长。这样看来也算是我的"亲叔伯"排长了。
说起王明权这个人,很多人可能不熟,但他的经历在军转圈子里挺出名的。出身四川泸州一个普通家庭,父母都是本地人,家里条件一般,从小就知道努力的重要性。高中毕业那年是1994年7月,他考上了南京政治学院,成为全军第一批军事新闻专业的本科生。这在当时算是个新鲜事儿,因
来到新战位,续写新荣光!近期,69337部队、69330部队组织新兵下连仪式,激励新战友扎根边防,建功边防!
先别着急刷走,想问你一句:你有过那种,做出一首歌,结果火了半个世纪的体验吗?普通人当然不会有这种事。可有一个人,他十九岁写的歌,如今在大庆典上万人同唱。说出来你可能觉得遥远,我跟你讲个人——罗念一。
岁月洗礼,伟大胜利永不磨灭;时代奔涌,伟大精神照亮征程。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,习主席的重要讲话,在西藏军区某部引起强烈反响。